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老八胤祀聯合關外的幾位王爺逼宮,氣得雍正皇帝命令:圖裡琛,調兩棚禦林軍來。我第一次看雍正王朝的時候年紀還小,對於清朝軍隊的編制並不了解。當時,聽到棚這個編制很模糊。其實,清朝軍隊的編制非常複雜,八旗軍和綠營軍是兩個不同的模式。那麼,在清朝末期,北洋軍的一個鎮,到底有多少兵力呢?
清朝的軍隊分為了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是清朝的主力,基本上是滿人組成的軍隊,八旗軍的編制比較複雜。至於綠營軍,也是清朝入關之後,組織漢人建立的軍隊,主要輔助八旗軍作戰。綠營軍的編制分為了標、協、營、汛等等,類似於現在的軍師旅團營。到了清朝統治的後期,無論是八旗軍還是綠營軍,都已經逐步墮落,基本上喪失了戰鬥力。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等人的地方團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湘軍、楚軍和淮軍各有自己的編制,再加上老舊的綠營軍和蒙古騎兵。在這一段時間裡,清朝軍隊的編制非常複雜。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庚子戰爭,在庚子戰爭之後,清朝開始仿照德國軍隊組建新式陸軍。這就是後來的北洋六鎮,北洋軍是清朝最後的家底。北洋軍的編制借鑒了德國軍隊的編制,然後加上了清朝軍隊自己的特色,分為了鎮、協、標、營、隊、排、棚等等。關於每個編制的人數,我和大家慢慢聊。
首先是棚,棚類似於現在的班,一個棚有14個士兵組成。3個棚組成一個排(52人),3個排組成一個隊(150多人)。4個隊組成一個營(600多人),3個營組成一個標。其實一個標的兵力,基本上相當於一個步兵團。當時,北洋軍分為步兵標、騎兵標和炮兵標。每兩個步兵標組成一個步兵協,一個鎮下轄2個步兵協、獨立的騎兵標和炮兵標。此外,就是獨立的運輸營和工兵營,一個鎮的總兵力有12000多人。
熟悉日本軍隊編制的朋友,或許發現了什麼。沒錯,北洋軍的編制和日本軍隊很相似,不過屬於縮小版。按照日本軍隊的編制,一個甲級師團下轄2個步兵旅團和獨立的騎兵、炮兵、工兵、運輸聯隊。一個步兵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一個步兵聯隊下轄3個步兵大隊。一個甲級師團的總兵力有27000多人,是一個鎮的兩倍以上。在世界各國中,大部分國家都採用了軍師旅團營這樣的編制,只有清朝和日本比較特殊。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北洋軍的軍服和日本軍服也很相似,僅僅是軍服顏色和軍銜樣式不一樣。這是因為中日兩國軍隊都採用了普魯士式軍服,大簷帽、領章和肩章,幾乎一模一樣。日本軍隊穿著昭和5式軍服,西南一些軍閥的部隊還穿著北洋時期的舊軍服。這樣的情況在抗戰初期才存在,1938年,日本軍隊更換了98式軍服之後,這段歷史才結束。
泡温泉、赏沙雕、吃吊锅,三里畈温泉两日游攻略
怀旧服猎人史诗弓任务,这应该是最简单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