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可拉的叛逆

[祖]35.可拉的叛逆(解读)(音频)下载

[祖]35.可拉的叛逆(解读)(文稿)下载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好!出自于预言之灵的每一本灵感的著作,都是在借用不同的主题讲述上帝救赎计划的相关内容,也都是在向我们说明上帝是如何解决罪的问题的。《先祖与先知》这本书通过以色列先祖与先知的故事和经历——通过正面与反面的教材所揭示出的人性的光辉和罪恶真相,向我们揭示了上帝救赎的相关信息和要点,所以我们要透过旧约圣经所记载的这些故事和经历本身,看明其中所包含的属灵的题旨,这就是学习的意义和重点。本书《先祖与先知》使我们不仅看清楚这场善恶大斗争的相关真相,而且更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罪恶的性质、上帝解决罪恶的方式,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义,我们要获得怎样的信心,我们要具备什么样的属灵经验,上帝的救赎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和计划……这些有关上帝救赎计划的基本要点,就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先祖与先知》这本书的第35章:可拉的叛逆。

【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可拉的叛逆”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对上帝总是产生怀疑不信、一再犯罪发怨言、埋怨上帝仆人的以色列人,最终会走到什么属灵的地步。同时也讲述了上帝是如何对待一再犯罪、不知悔改的以色列人的,上帝是如何一次次为他们存留恩典的,他们又是如何一次次失去上帝恩典的机会的。总之,可拉的叛逆,讲述了以色列人一次次抗拒上帝的旨意,最终所临到的一个至暗时刻。

虽然我们不能准确的知道,可拉的叛逆究竟发生在40年旷野路的哪个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十二个探子的事件之后,一直到40年旷野路快要结束之前的某个阶段。因为可拉的叛逆绝对是以色列人长久背叛上帝的一个结果,所以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应该是发展了几十年之后的结果。

本章一开篇就说到:“上帝降在以色列人身上的刑罚,虽一时压服了他们滥发怨言和犯上作乱的行为,但他们心中仍然存着叛逆的精神,终于造成了最痛苦的后果。以前的叛乱,不过是由于民众的情绪忽然间受刺激而起的暴动;但这一次却是有人处心积虑地布置了一个阴谋,决心要推翻上帝亲自指派之领袖的权威。”(1段)从这段话可以证明以上我们所考虑该事件发生时间的问题,这里使用了“终于造成了最痛苦的结果”,以及“是有人处心积虑地布置”的,所以这不可能是一时之功,这是长久积累、策划的结果,所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民16:1-3】“利未的曾孙、哥辖的孙子、以斯哈的儿子可拉,和流便子孙中以利押的儿子大坍、亚比兰,与比勒的儿子安,并以色列会中的二百五十个首领,就是有名望选入会中的人,在摩西面前一同起来(Now Korah, the son of Izhar, the son of Kohath, the son of Levi, and Dathan and Abiram, the sons of Eliab, and On, the son of Peleth, sons of Reuben, took men:And they rose up before Moses, with certain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two hundred and fifty princes of the assembly, famous in the congregation, men of renown.),聚集攻击摩西、亚伦,说:‘你们擅自专权!全会众个个既是圣洁,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什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

这里经文的1-2节在KJV版本的英文中的意思更明确,意思是:利未的曾孙、哥辖的孙子、以斯哈的儿子可拉,和流便子孙中以利押的儿子大坍、亚比兰,还有流便子孙中比勒的儿子安,带着人:有某些以色列人,还有以色列会中的二百五十个首领,就是有名望选入会中的人,在摩西面前一同起来。这也就是说,可拉、大坍、亚比兰是主谋,他们带着人,哪些人呢?就是一部分以色列人,还有250位会中的首领。他们一同到摩西和亚伦那里,进行公然反叛的工作。

在《民数记》16章一开始讲述的就是,可拉带着他的同党和部分以色列人,一起到摩西那里公然反叛的内容。也就是《民数记》16章讲述的就是一个结果,就是可拉公然反叛这件事,至于前面他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来的,他是如何联络同党的,这个并没有讲,但是本章先知的话语就解开了这背后的经过和阴谋。

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可拉的叛逆是长时间发展的一个结果,这个事件与以往的事件有所不同,就是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以前是以色列人一时被试探所胜,在冲动刺激之下、不能管制情绪所犯的罪,但是这次的性质是极其严重的,是一种处心积虑布置的阴谋,是对上帝所指定领袖权威的一种公然的反叛,也是对上帝的反叛。这相当于是故意犯罪而不知悔改的那种性质的罪恶,也是长久悖逆的心所酿成的一种成熟的恶果。这是一种无法挽回的罪恶地步,也是一种上帝的恩典时期结束之后的操作,所以这是非常可怕的,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这种公然反叛上帝、对抗上帝的旨意的做法,与法老王曾经公然的藐视上帝的存在、公然的对抗上帝、公然的违背上帝的旨意,几乎上是一样的,这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恶,这是一种“任凭他吧”的罪恶,这是一种“无神主义”的性质,这就是可拉叛逆的性质和严重问题。

正如我们在“怀著问答”里面已经讨论过的,可拉的叛逆与路锡甫在天上的反叛是一样的,他所采用手段和方法,他的精神都是与撒但如出一辙,这说明可拉他们是在撒但的控制之下犯罪的。这也就说明,如果我们像路锡甫一样猜疑、嫉妒、仇恨、叛逆,那就都会成为“撒但”这样的存在,非常可怕。

而且这一次的阴谋反叛与上帝在十二个探子的事上、对以色列人的判决是有关系的。我们知道,上帝对以色列人下达了在旷野飘流40年的判决之后,以色列人当时就经历了一次试验,因为他们为了挽回这个判决,就使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补救,所以他们擅自上去与敌人争战,最终有一大部分叛逆的以色列人殒命于加低斯。这就表明,这些擅自争战的以色列人在他们受试验的时候,就使自己已经临到了恩典时期的结束;而那些在这次试验中丧命的以色列人,心门一定是绝对关闭了;但是那些剩下的以色列人很可能是面对着恩典时期的结束,但是他们还有可以选择的机会,也许他们不是带头的人,也许他们的罪不像已经丧命的人那么大,所以上帝还暂时存留他们的性命。

既然上帝继续存留他们的性命,那么他们就应该省察己心,给自己寻找真正悔改的机会,然后可以悔改转向上帝。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选择,他们只是把眼睛注视在上帝的这个判决上,所以他们就灰心丧气,然后在没有属灵的心态和圣灵的指导之下,内心就偏向于邪,所以他们就在撒但的带领之下将上帝判决的原因归之于他人,于是他们就一直带着悖逆和埋怨的心,终于这样的精神发展成熟,于是就公然的对抗、反叛摩西的领导权。

换句话说,上帝之所以让他们活着,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机会,也就是一个试验,上帝就是要他们再一次作选择,能够选择上帝的旨意而悔改,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然后,当这些带头起了反叛之心的人来拉拢以色列民众的时候,他们又一次临到了一次试探,也就是一次考验,在这次考验中他们又一次失败了,他们选择了与黑暗结盟,与撒但勾结,于是就加入了背叛上帝的行列。但即便是这样,上帝仍然给他们一次悔改的机会,当250个首领看到可拉、大坍、亚比兰被地吞灭的时候,他们应该警醒转向上帝,但是他们没有,于是他们被上帝的火烧灭了;同样,上帝也要使以色列民看到他们的首领和同党的遭遇而醒悟过来,但是他们并没有醒悟,仍然执迷不悟的选择对抗摩西和上帝,于是上帝借着瘟疫击杀了他们中间14700人。

所以,从这中间我们可以看出,上帝是多么的慈悲和公义:

第一,虽然我们犯罪作恶,但是上帝以我们犯罪的动机来区别我们犯罪的性质,并且按照不同的罪的性质来对待我们,所以他对人的刑罚措施、手段和强度是不一样的。

第二,对于那些穷凶极恶、犯罪不知悔改的人,特别是那些带头作恶犯罪、影响他人的人,上帝会给于一定的刑罚。一方面是为了表明上帝的公义,因为犯罪的必然遭受刑罚;另一方面是为了挽回那些被他们影响的人,让他们认识到罪恶的性质,以及上帝的慈爱和公义。

第三,对于那些被引诱犯罪的人,就是那些因为无知而犯罪的人,上帝会暂时存留他们的性命,就是为要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使他们在这个机会中重新选择认识上帝而悔改,并且也使他们再次遭遇试验,这也是为了使他们在考验中被挽回过来。

第四,上帝使这些犯罪的人暂时活着,不仅是为了他们本人,也是为了使其他人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教训和帮助,以便于远离他们的恶行和道路。就像上帝保留这些以色列人的性命,也是为了他们下一代的以色列人,使他们从这些上一代的以色列人身上看到他们确实已经心地刚硬、不知悔改,证明上帝是公义的,这样他们就可以认识上帝,并且不再效法他们前辈们的错误榜样。

总之,当上帝判决这些以色列人的时候,他们的恩典时期确实已经临近结束了。在他们执意上去擅自争战的时候,那些丢失性命的人确实恩典时期已经结束;但是那些活着的人上帝还给他们悔改的机会,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上帝给的机会;同时,他们活着的时候,也会遇到试探和考验,这也是上帝允许的,上帝要他们在每一次的考验中都能选择认识上帝,并且转向上帝而悔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本章讲述上帝再给以色列人机会的原因,明明是在他们遭受上帝判决的命运时,他们就已经临近恩典时期结束的时候了,但是为什么在本章又说上帝还给他们一次悔改的机会呢?原因就在这里。

在本章中记载到:“虽然他们的行列中已经少了很多人,而这世上最谦和之人的最大努力,竟不能镇抚这一班百姓的叛乱;这就说明了从前上帝对他们的刚愎不悦的缘故。但他们还没有把这教训放在心上,这一次他们又被试探所胜了。”(4段)

“当摩西恳劝以色列人逃避那即将来到的毁灭时,如果可拉和他的同党果能悔改,并祈求饶恕的话,上帝的刑罚还是可以延缓的。但是他们的顽梗,固执,注定了他们的厄运。全会众都曾与他们的罪有份,因为他们都曾或多或少地同情他们。然而上帝凭着他的大爱,把叛逆的主谋和从犯分别处理。那些受欺骗的百姓,仍得有一段悔改的时期。”(25段)

“那行在希伯来人前面的使者耶稣,要拯救他们脱离毁灭,为他们保留赦罪之恩。上帝的刑罚曾迫在眉睫,向他们发出悔改的忠告。从天上伸出了一只特别而无法抵拒的手,来阻止他们的叛乱。(The judgment of God had come very near, and appealed to them to repent. A special, irresistible interference from heaven had arrested their rebellion. 上帝的审判已经临近,呼吁他们悔改。来自于天上的一种特殊、不可抗拒的干预制止了他们的叛乱。)这时,他们若能答应投入上帝的照顾下,他们还是可以得救的。他们虽然因惧怕遭毁灭而逃避上帝的刑罚,但他们叛逆的心并没有改变。当天晚上,他们回到自己的帐棚里,满心恐惧,但并无悔改的意向。”(26段)

这怎么说呢?我们可以拿上帝救赎人类的这个大计划本身来作说明。当始祖被撒但引诱犯罪的时候,人类已经面临着恩典时期的临界点了,因为人类这时已经都处在上帝死亡的判决之下了,就像以色列人已经处在上帝40年在旷野飘流的判决之下了。我们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这个死亡的判决之下,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没有机会了,这反而是上帝给我们的机会,我们能够出生就是机会,我们能够活着就是机会。上帝希望我们在有生之年可以认识他,并且因着真理而悔改,成为上帝所喜悦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死亡的判决之下脱离出来,我们可以因为义的属灵生命而脱离死亡。但是,如果我们不珍惜这个机会,我们就会被判为是该受刑罚的,就会灭亡。同样,以色列人虽然面对着上帝对他们的判决,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他们就没有机会了,他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机会,上帝用40年的时间给他们机会,也是给他们试验的时期,希望他们在试验之下可以悔改,他们就可以进入迦南。但是,他们却随从可拉叛变了,为要推翻上帝的政权。

所以,我们要理解,并不是说当以色列人处在判决之下的时候,就没有了希望。但是,他们自己却选择了叛逆,首先是可拉,然后是大坍和亚比兰,再者就是250位首领,最后是生活在判决之下的以色列人。这次的事件又使以色列人丧失了差不多15000人左右。我们看到一次次的试验,总要丧失一些人,直到最后40年期满的时候,真的这前一代的以色列人,除了迦勒和约书亚就都倒毙在了旷野。这次事件之后,上帝还要继续让剩下的人经历其它的试验。所以,每一次试验都是上帝的恩典,也是一次机会,不是上升,就是下沉,这都在于我们的选择。

最后,我们也要看到,可拉他们这次的叛逆就是要决心推翻摩西所领导的政权,但是我们要知道摩西的政权是上帝选出来的,是上帝给予了摩西这样的权威,这是代表上帝的旨意,这是任何人的意见不能改变的。也因为上帝知道人心,所以上帝对于他所拣选的人是非常认可的,上帝也知道每一个人的品性和恩赐,所以上帝按照他的旨意分配了责任,而我们只能信赖上帝,我们只能顺服上帝的安排。但是,可拉他们却因为猜疑、嫉妒和仇恨,起了反叛的心,这就是表明他们不尊重上帝的权威了。

在本章记载到:“世人最侮辱上帝的事,莫过于轻视并拒绝上帝所用以拯救他们的方法。以色列民当时不但犯了这罪,他们甚至于还想把摩西和亚伦置于死地。”(28段)所以,我们每一位都要从以色列人的经历中吸取教训,看清楚我们自身和教会中的局面,我们是不是有时候就会不知不觉的陷入这样的危机之中呢?我们有没有在背后论断和斥责上帝的仆人呢?我们有没有带着叛逆的精神和嫉妒的心对待上帝在教会所拣选的属灵权威呢?我们有没有像可拉一样在私下里去走动,作一些毁谤上帝所拣选之领袖的事呢?我们有没有借此在下面拉拢信徒,搞一些小团契呢?我们有没有无形中作一些拆毁和不和睦的工作呢?希望我们每一位都各自省察,别中了撒但的诡计。因为历代以来教会总是重演这样的事情。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可想而知,恩典时期正在走向结束,那是可怕的。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7):讲述了可拉叛逆的性质。

第二部分(8-20):讲述了可拉叛逆的经过,从暗中秘密的行动,到公然的反叛。

第三部分(21-34):讲述了可拉他们叛逆的结局。

第四部分(35-41):讲述了可拉叛逆的属灵意义。

文章导航

第34章 十二个探子 第36章 在旷野里


主流平台的最佳搭配 酷睿i5-3470测试(全文)
[Notebook]电脑状态指示灯-介绍